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听,鸣阳楼的钟「视频作品配音稿」

听,鸣阳楼的钟「视频作品配音稿」

文案配音员:从瑞
文化专题片 690 分享


话说浙江省众多古邑,“吴赤乌八年”置县的武义,原名“武成”,距今已有1800多年,乃省中“一绝”,可谓如珍珠般透出灿烂貌,温泉、森林、萤石、丹霞、山谷、湿地,美不胜收。如此一方宝地,这也难怪它会赢得唐朝武则天帝钦定,敕“武”字名,改“武成”谓“武义”。明代,列甲等县;清代,仍为望邑。


武义县城,南面熟溪流,北面壶山枕,东临绿水田,西垂西门岭。宋绍兴年间,县令跑马圈地“一里一百八十步”。明崇祯十三年,知县冯坪开始率百姓块石筑砌城墙,围十里地开九城门:镇东门(东门)、来远门(南门)、文兴门(小南门)、接龙门(西门)、迎恩门(北门)、上水门、下水门、永丰门、迎薰门。


几阅沧桑,城貌巨变,指点江山,城墙破,八门消,“如手大”的古邑渐行渐远,如今只留下城市中央的一门“镇东”惊喜岁月。

建于明正德十一年镇东门,卷石门也,其用条石砌筑拱卷成门。“卷石”建筑之意,典出《礼记》卷五十三《中庸》,“山之广大,本起卷石。”意为:小块石头,高山发来。


镇东门建成之日,壶山法云寺近2米高的大钟被移悬于门楼底层。《明·武义县鸣阳门楼记》载:“东则阳方,以道以教以万皆阳也。钟器之善,鸣也。一鸣则群听倾耳焉。鸣之正且大也。”故“镇东门”,又称“鸣阳楼”。因其建在“八素”圣地,亦称“八素门”。过去,每年三月初三要举行仪式:县太爷脚踏草蒲鞋,赴八素门外长百央(即100把田,合一亩六分六)做右手扶犁示范,号召农耕。“八素门”还因其楼上最高层塑文昌星像,所以史称“文昌阁”。


八素门四周,汇集了望春亭、关帝庙、镇东殿等明清古建筑,牛腿雀替,木雕彩绘,彼此相对,十分华丽。

鸣阳楼八素门,让古邑武义县的后人捡拾起那些悠远的时光记忆。登鸣阳楼东望,千亩禾粮绿水田,耳畔听蛙声一片。站在八素门下思索,追忆似水年华,数风流人物知多少?


南宋乾道三年(公元1167),史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、朱熹,从县城穿八素门去明招山,讲学于明招寺,创建“明招文化”,"以蓄其德"、"以明其用"。


公元1907年4月,辛亥革命爆发前夕,女革命家秋瑾从八素门入武义县城,授熟溪小学校长刘耀勋为光复会党军参谋,领导起义,革命建国,推翻清朝,视死如归,不惜作出牺牲。


公元1921年至1923年,家居县城生姜巷的少年千家驹,考入金华第七中学读书。秋季开学,武义江浅,千家驹迎着“北岭洞的风”,由履坦码头乘船去金华;春季开学,武义江盈,千家驹听着“鸣阳楼的钟”,由白洋渡口乘船去金华。从此,武义县走出了一位北大毕业的著名经济学家、曾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、民盟中央副主席的千家驹。


当下,倾心喜事,武义古城扩建,自列入文保之后,鸣阳楼的钟声未尽,市民游客仍可在八素门下听钟声。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